• 2021高考延期语文复习方法

    1、在探究题上取得新突破。真正读懂、灵活运用;精准筛选、整合信息;答案呈现言简意赅,逻辑严密。   2、鉴赏文学作品,还原情境;体悟平凡人鲜活的个性,普通而不平庸的丰富生活,可歌可颂可泣可叹的命运境遇;品味灵活多样的艺术特色;答案呈现答是所问,入骨入味,用语内行。   3、设定阅读与写作的新刻度、新标杆。进一步关注语言材料中浸润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引领,感受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情感态度,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   4、作文审题在观物明理与生活映射的材料中寻找立意的最佳结合点,说实话,说真话,说有技巧的话,说活生生的话。   重要提示:涨分技巧,基础差的同学,尽量去练字,把字写好,改卷老师看到字好都会多给分,特别是写作,把作文结构写好再加上前后呼应,有个好标题,有一手好字,高考作文不好低于48分,作文水平一般只要做到以上也能打到52分。水平可以的就再加2到4分。最近多了解一下作文预测。

    2021-07-12

  • 2021高考语文冲刺复习攻略

    孩子今年高三,随着全省高三年级正式开学,他终于可以进入校园备战最后的冲刺了,可对于语文科目,感觉知识点太多,复习的时候还是掌握不好重难点”。日前,多位上高三的孩子家长向本报反映。   就此,采访了西安部分高三的任课老师,请他们结合语文科目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作文三大板块为广大考生分析讲解重难点,帮助广大考生查漏补缺、稳定心态、专项提升,有条理地打好7月高考这场“硬仗”。   现代文阅读   要建立文体意识和文本意识   “老师,关于现代文阅读,是不是做到博览群书就够了?”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王磊认为,现代文阅读是全国卷试题的第一大题。现代文板块的复习备考要建立两个意识,即文体意识和文本意识。   关于文体  论述类文本阅读重点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分析原文论证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实用类文本阅读是包含图表在内的非联系性文本阅读,大多以新闻、报告和知识性读物为考查文本,重点关注学生理解文本,筛选、概括整合的能力。文学类文本选材大多具有经典性或时代性等特点,考查学生对小说、散文等文体的理解分析、鉴赏表达的能力!考生应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准确把握高考考查的侧重点,进行针对性复习备考!   关于文本   读懂文本是答题的出发点,不要停留在掌握“套路”这一层面,应该变“套路”为“思路”,也不能机械的将选项与文中语句对照,应在整体理解文本、准确理解文本的前提下答题!既不能过度解读文本,又不能“以辞害意”,拘泥于个别字眼而导致出错失分。   王老师建议:高考试题中的现代文,本身就是非常好的语文学习材料,不能止步于“做过”“会做”这一层面,应该反复揣摩,体会命题角度、语言表述、选项设置等特点,对于文本的出处等一些细节也要关注!   作文   “老”“新”兼顾 勤思考多积累   2019年高考作文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是话题“老”。 全国二卷为“青年奋斗”话题,并非新鲜话题。   陕西省西安中学特级教师  李亮认为,高考作文训练要充分重视一些始终有思考价值的老话题,例如奉献精神、求实态度、合作意识等,进行深入的、现实的思考,寻找其时代意义及个人价值。需要强调的是,对一些作文老话题,新形势下要有新的思考、新的观点,例如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思考热爱劳动的问题,要有新的事实材料,以凸显时代风貌,增强文章的现实意义。   当然,除了老话题,社会热点话题当然也要关注,作文要“老”“新”兼顾。2019年高考作文题所给材料信息量大,这是近几年高考作文题的一个重要特点。全国二卷提供了多样化背景,涉及历史、现实和未来,限定了具体的条件写作,需要将背景、想象与思考联系,面对这样的材料,考生需要在读清信息、整合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思考,这对考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所谓的“任务”实质就是材料给出的提示和要求,而隐性要求容易被忽视。   高考复习作文训练要重视以下四个方面:立意训练、结构训练、表达训练和写作积累。立意首先要保证不偏,其次是力求有深度、广度;结构显出的是整体思路,要清晰、合理,这是作文流畅的保证;表达体现的是语言能力,是文采最基本的体现;而写作积累包括素材、观点以及具体的经验,如开头方法等,丰厚的积累可以提升应试作文能力,更可以增强作文信心。   李老师认为:高考复习后期每次作文都要反复思考,分点修改,落实训练,做好积累。不建议押题,注意2017版《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的一些要求。   古诗文阅读   应正本清源 回归梳理教材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张燕萍指出,备考应正本清源,回归梳理教材。古代诗文阅读又分为三部分: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句名篇默写。   文言文阅读  2019年全国三套试题文言选文均来自《史记》,均为人物传记。所有文言分数从课本“长”出来。以2019年全国二卷文言翻译为例。涉及到重要实词“循”,古今同义“可以”,使动词“强、利”,词性活用“法、故”,状语后置“于民”等,都可以在教材中找到明确对应点。参考120个实词和18个虚词,把知识内化为能力。文言文断句,从操作层面讲,关注谓语、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对称句式、专有名词的位置等。   古代诗歌阅读   2019年三套全国卷的诗歌鉴赏主观题提供最新最精确的备考范式。全国二卷采用的《投长沙裴侍郎》问法新颖。联系新课改以来的高考题,有这样几个点需要我们师生备考留心。新情感的出现。《金陵望汉江》考到“颂扬盛唐天下一家、国运兴盛”,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新奇的。提到李贺,我们想到的是“诗鬼”哀愤孤激,“呕心”晦僻幽冷,高考真题中的李贺也可以是“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的“乐观自勉”。新的题目问法。《投长沙裴侍郎》题目是“ 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这个设问方式从未出现过,需要同学在考场即时完成概念的交叉判断。   名句名篇默写   除了根据字义记准字形,掌握篇章的内容和写法,掌握有表现力的名句外,备考还有一点值得注意:体现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精神品质的佳句。   张老师建议:学生每天早晨读十分钟文言,把单音词、文言句读变成语流。文化常识关注教材出现的和出题文本语境“挤兑”出来的两部分。内容理解题是在理解全篇的基础上,精准“切割”时间、地点、事件、官职变迁等“比照点”。

    2021-07-12

  • 中国教育在线关于举办全国高校职继融通与人才培养高级研修班的通知

    中国教育在线关于举办全国高校职继融通与人才培养高级研修班的通知 2021年7月21-24日 宁夏·银川 各有关高校、开放大学、职业院校、企事业单位:   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促进高校继续教育与各级职业教育融合衔接,推动职业院校广泛参与社会化继续教育,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经研究决定,“十四五”期间中国教育在线将举办系列“全国高校职继融通与人才培养高级研修班”。   首期研修班于7月21日至24日在宁夏·银川举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   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   全国高校职继融通合作发展联盟   主办单位   中国教育在线   支持单位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开放大学)   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仕弘教育   二、研修目标   了解国家职继教育政策,掌握精品专业建设的要点,能够结合本校(院)实际情况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工作,初步掌握职继融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骨干课程标准的编制方法,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院校之间、院校和专家之间交流。   三、研修班参会的对象   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高校主管领导,职业院校、企事业单位相关领导、骨干教师,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的负责人,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负责人,各院校招生工作、教学教务、资源建设、非学历项目负责人,各校外学习中心、函授站、培训机构负责人,以及相关中高层管理者及工作人员。   为保证培训质量,研修班限200人以内。   四、主要内容   主题一:“十四五”时期,国家继续教育、职业教育政策解读   主题二: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的继续教育在线教学与教学质量监控   主题三: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融通发展的路径探索与实践   主题四:开放大学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路径探讨   主题五:新时代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案例分析   主题六:职继融通的课程设计及平台、资源建设   五、培训费用   收取培训费1480元/人(含培训费、资料费、证书费等),报到时统一缴纳。   住宿统一安排,交通费、食宿费用自理。   六、结业证书   学员经考核合格后,由中国教育在线颁发《全国高校职继融通与人才培养高级研修班结业证》。   七、时间和地点   1.时间:2021年7月21-24日,21日报到。   2.地点:宁夏·银川(具体报到地点和路线另行通知)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谢娇   手  机:13671315452(同微信)   邮  箱: 651209711@qq.com   联系人:韩明晓   手  机:15711209041(同微信)   邮  箱: 2740474797@qq.com   请于2021年7月10日前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提交回执,以便安排住宿。

    2021-07-12

  • 上海2021年高考编导类专业统一考试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和目的   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编导类专业统一考试是上海市普通高校考试招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通过考试对考生专业水平及综合素质进行评定,为高校选拔适合专业培养的考生提供基本依据。   二、考查要求   编导类专业统一考试着重考查考生的艺术修养、艺术常识、影视作品分析及故事创作能力。   三、考试科目和分值   统考科目为艺术常识、故事创作、影视剧评论写作三门。   艺术常识100分、故事创作100分、影视剧评论写作100分,三门总分满分300分。   四、各科目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艺术常识   1.美术部分   通过欣赏以下作品,了解并掌握其中所包含的相关信息:创作时代及背景、类型、作者、内容、主题、流派(画派、思潮、主义、团体等)以及所产生的影响。   (1)秦兵马俑(秦,泥塑、彩绘,佚名)   (2)《洛神赋图》(东晋,绢本设色,顾恺之)   (3)《兰亭集序》(东晋,书法,王羲之)   (4)《清明上河图》(北宋,绢本设色,张择端)   (5)《开国大典》(1953年,油画,董希文)   (6)《最后的晚餐》(文艺复兴全盛期约1495-1498年,壁画,达芬奇)   (7)《日出·印象》(1872年,油画,莫奈)   (8)《思想者》(1880-1900年间,雕塑,罗丹)   (9)《记忆的永恒》(1931年,油画,达利)   (10)《玛丽莲·梦露》(1967年,双联画,安迪·沃霍尔)   2.音乐部分   通过欣赏以下作品,了解并掌握其中所包含的相关信息:创作时代及背景、曲作者、种类、作品所传达的意境以及产生的影响。   (1)《十面埋伏》(琵琶曲,王君锡传谱)   (2)《梁祝》(小提琴协奏曲,陈钢、何占豪)   (3)《黄河大合唱》(钢琴协奏曲,冼星海)   (4)《二泉映月》(二胡曲,华彦钧)   (5)《茉莉花》(江南民歌,何仿加工创作)   (6)《命运交响曲》(交响乐,贝多芬)   (7)《月光》(钢琴曲,德彪西)   (8)《图兰朵》(歌剧,普契尼)   (9)《自新大陆》(交响曲,德沃·夏克)   (10)《天鹅湖》(芭蕾舞曲,柴科夫斯基)   3.戏剧文学部分   通过阅读以下作品,了解并掌握其中所包含的相关信息:时代背景、作品的国别、作者、内容、主题及人物关系。   戏剧篇目:   (1)《玩偶之家》(挪威,亨利克·易卜生)   (2)《哈姆雷特》(英国,威廉·莎士比亚)   (3)《等待戈多》(爱尔兰,塞缪尔·贝克特)   (4)《牡丹亭》(中国,汤显祖)   (5)《雷雨》(中国,曹禺)   (6)《茶馆》(中国,老舍)   文学篇目:   (1)《变形记》(奥地利,弗兰茨·卡夫卡)   (2)《老人与海》(美国,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   (3)《百年孤独》(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4)《理智与情感》(英国,简·奥斯汀)   (5)《红楼梦》(中国,曹雪芹)   (6)《阿Q正传》(中国,鲁迅)   (7)《家》(中国,巴金)   (8)《围城》(中国,钱钟书)   (9)《金锁记》(中国,张爱玲)   (10)《繁花》(中国,金宇澄)   4.影视部分   (1)影视基础知识   掌握以下影视术语的基本内涵并能灵活运用。   ① 长镜头   ② 景别   ③ 蒙太奇   ④ 同期声   ⑤ 声画关系   ⑥ 运动摄影(推、拉、摇、移、跟)   (2)电影篇目   通过观摩以下作品,了解并掌握其中所包含的相关信息:作品的国别、导演、剧情、人物关系、视听语言及画面造型等。   中国部分:   ①《一江春水向东流》(蔡楚生、郑君里)   ②《小城之春》(费穆)   ③《霸王别姬》(陈凯歌)   ④《芙蓉镇》(谢晋)   ⑤《城南旧事》(吴贻弓)   ⑥《阳光灿烂的日子》(姜文)   ⑦《花样年华》(王家卫)   ⑧《一一》(杨德昌)   ⑨《刺客聂隐娘》(侯孝贤)   ⑩《卧虎藏龙》(李安)   ⑪《英雄》(张艺谋)   ⑫《江湖儿女》(贾樟柯)   ⑬《我和我的祖国》(陈凯歌、管虎、张一白、徐峥、薛晓路、宁浩、文牧野)   ⑭《地久天长》(王小帅)   ⑮《少年的你》(曾国祥)   外国部分:   ①《摩登时代》(英国,查理·卓别林)   ②《精神病患者》(英国,阿尔弗莱德·希区柯克)   ③《天堂影院》(意大利,朱赛佩·托纳托雷)   ④《偷自行车的人》(意大利,维托里奥·德·西卡)   ⑤《西伯利亚的理发师》(俄罗斯,尼基塔·米哈尔科夫)   ⑥《辛德勒的名单》(美国,斯蒂芬·斯皮尔伯格)   ⑦《阿甘正传》(美国,罗伯特·泽米基斯)   ⑧《四百下》(法国,弗朗索瓦·特吕弗)   ⑨《肖申克的救赎》(美国,弗兰克·达拉邦特)   ⑩《罗拉快跑》(德国,汤姆·提克威)   ⑪《放牛班的春天》(法国,克里斯托夫·巴拉蒂)   ⑫《小鞋子》(伊朗,马基德·马基迪)   ⑬《寄生虫》(韩国,奉俊昊)   ⑭《小偷家族》(日本,是枝裕和)   ⑮《1917》(美国,萨姆·门德斯)   (3)电视、网络篇目   通过观摩以下作品,了解并掌握其中所包含的相关信息:时代背景、类别、形式、表现特色、作品主创人员、主要情节及人物形象等。   ①《白鹿原》(电视剧,刘进导演)   ②《新世界》(电视剧,徐兵导演)   ③《都挺好》(电视剧,简川訸导演)   ④《长安十二时辰》(网络剧,曹盾导演)   ⑤《庆余年》(网络剧,孙皓导演)   ⑥《故事里的中国》(电视栏目,中央电视台)   ⑦《上新了·故宫》(电视栏目,北京卫视)   ⑧《欢乐喜剧人》(电视栏目,东方卫视)   ⑨《最强大脑》(电视栏目,江苏卫视)   ⑩《声临其境》(电视栏目,湖南卫视)   (4)纪录片篇目   通过观摩以下作品,了解并掌握其中所包含的相关信息:时代背景、类别、形式、表现特色、作品主创人员、主要情节及角色形象等。   ①《北方的纳努克》(罗伯特·弗拉哈迪导演)   ②《持摄影机的人》(吉加·维尔托夫导演)   ③《德兴坊》(江宁导演)   ④《花开中国》(黄瀛灏导演)   ⑤《幼儿园》(张以庆导演)   ⑥《美丽中国》(菲尔·查普曼导演)   ⑦《二十二》(郭柯导演)   ⑧《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范士广等导演)   ⑨《帝企鹅日记》(吕克·雅克导演)   ⑩《四个春天》(陆庆屹导演)   5.考试方式:   (1)采用闭卷书面考试形式,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试卷采用填空题、选择题、匹配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等题型,考查学生的艺术常识。   (二)故事创作   1.创作内容   (1)事件:故事应由一个或多个具体事件构成。   (2)人物:构成事件发展的主要角色与次要角色。   注意以下方面:   ①外貌特征与心理特征的描述。   ②人物之间的关系。   ③性格的发展。   (3)场面:构成事件发展的环境。   注意以下方面:   ①适当介绍时间、地点。   ②环境的特征。   ③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4)主题:通过事件表达的中心思想。   注意以下方面:   ①主题健康。   ② 不要将主题直白地讲出来,而要通过故事传达出来。   2.创作要求   (1)立意明确清晰;   (2)情节合理独创;   (3)角色鲜明生动;   (4)结构合理巧妙;   (5)语言自然流畅。   3.考试形式   (1)采用闭卷书面考试形式,考试时间120分钟。   (2)根据提供的文字、图片等资料,编写相关的故事。故事内容必须用到图片等资料所提供的时间和空间、人物形象以及物件。字数不低于1500字。   (三)影视剧评论写作   1.影评内容   (1)对主题的揭示   要求考生通过对作品的读解,准确把握影片内容和主题。   (2)对情节结构的把握   能用简洁的语言介绍银幕故事;能把握情节的发展,对情节的设置与人物塑造和主题呈现之间的关系有准确认识。   (3)对人物形象和人物关系的分析   分析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及人物关系,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对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的发展有所分析。   (4)对画面和声音的初步读解   要求抓住印象最深刻的画面和声音进行分析。   以上为影评写作可能涉及的主要内容,一一列出并不意味着考试必须面面俱到,影评写作应根据实际情况,提倡在相对完整(思想与艺术)的分析基础上,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2.影评要求   影视剧评论要求紧扣影片进行分析评论。鼓励视角新颖、观点独特、言之有理、个性鲜明的文章。   3.考试形式   考场内当场观看影视剧短片两遍(观摩时间为30分钟);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观摩时间不计在内);评论文章字数不低于1500字。

    2021-07-12

  • 2021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工作日程出炉

    2021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工作日程出炉

    2021-07-12

  • 教育部办公厅等六部门关于做好2021年高职扩招专项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退役军人事务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农业农村局、退役军人事务局:   高职扩招是党中央、国务院抓“六稳”、促“六保”的重要举措,对实现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好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完成职业技能提升和高职扩招三年行动目标”的要求,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确保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圆满完成,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严格招生考试   各地要严格落实招生计划,综合考虑生源情况、办学条件等因素,对照《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和相关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合理确定分学校招生计划。引导学校优先考虑设置适合扩招群体人员特点的专业,并指导学校做好分专业招生计划安排。继续执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年高职扩招专项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严格落实“质量型扩招”要求,建立健全省级统筹的高职分类考试招生制度,大力推进“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加强对各类生源职业技能测试的考核。在鼓励退役军人、农民工、下岗工人、高素质农民等人群和基层在岗群体报考的基础上,积极动员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人员报考。严格报名资格审核,加大对中介机构违规组织生源报考的打击力度。继续统筹做好本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高职扩招考试组织工作,精心组织高职扩招专项考试的报名和招录工作。   二、抓好教学质量   各地要严格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扩招后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厅函〔2019〕20号)。严格执行“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原则,修订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校企“双元”育人,推进现代学徒制培养、订单培养、定向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施多元评价,严把教学质量关。各地要指导学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规范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开齐开足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推进“课堂革命”。加强对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高素质农民等群体的日常管理,规范学生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做到合理编班、科学管理,确保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三、做好就业工作   各地要落实稳岗扩岗支持政策,多渠道做好高职扩招毕业生就业工作,优先支持就业困难毕业生求职就业,支持毕业生创新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各地多渠道招录毕业生到农村工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指导学校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等列为必修课或限定选修课。各地要做好毕业生顶岗实习工作。积极引导学生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帮助毕业生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本领。   四、改善办学条件   各地要摸清办学家底,将改善办学条件纳入当地“十四五”职业教育发展规划、高等教育发展规划、教育基建规划中。加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快补充急需的专业教师,提升教师面向不同生源学生组织实施教育教学的能力。完善职业学校自主聘任兼职教师的办法,畅通行业企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从教渠道,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与职业学校教师双向流动。积极引导、鼓励相关行业和企业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高职发展。   五、加强组织领导   在国务院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加强协同联动,继续实行高职扩招集中调度机制,各地按要求定期向教育部报送招生数据。各地要系统梳理高职扩招两年来的工作做法,在招生考试、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等方面形成一批新的典型经验。各地要加强对职业院校的督导评估。加强对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的统计标识。要加大高职扩招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积极宣传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扩招、职业教育本科试点等有力政策,切实做好组织动员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任务目标。

    2021-07-12

  •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我司将组织开展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方式   普通高等学校新增本科专业、第二学士学位专业、调整专业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拟撤销专业等,在7月5日-8月6日集中进行备案或审批申请。   其中,高校申请设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的国家控制布点专业(专业代码后加K表示),以及尚未列入目录的新专业,统一在教育部网上服务大厅(网址:zwfw.moe.gov.cn,以下简称大厅)进行审批。   申请设置以上两类专业外的其他专业、调整专业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以及申请撤销专业等均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与服务平台(网址:gdjy.moe.edu.cn,以下简称平台)进行备案。   二、工作要求   (一)支持高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要,设置符合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的专业。   (二)支持高校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增设文理、理工、医工等交叉融合的新专业。   (三)从严控制艺术类专业设置,高校申请增设艺术类专业,应符合办学定位,并已列入正式发布的学校事业发展规划(规划文件须一并附上)。高校主管部门要做好形式审核工作。   (四)高校增设专业应满足《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基本要求,保证专业建设的基本质量。   (五)高校主管部门要加强工作指导、预警和预测,避免同一区域(领域)大量重复设置“过热”专业,做好专业布局结构宏观调控。   三、申报程序   (一)校内审议和公示。高校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本校专业发展规划和师资情况、办学条件等,严格论证拟新设专业必要性和可行性,研制人才培养方案。校内专业设置评议专家组织依据国标对拟申报专业进行审议,形成审议意见。专业申报材料和审议意见应在学校主页显要位置进行公示,时间不少于一周,并接受监督举报。公示无异议方可进入下一程序。   (二)网络申报。高校指定专门人员分别登录大厅和平台,按照网上操作提示,填写并导出专业设置申请表,经学校负责人签字并盖章后,连同校内审议意见一并扫描上传。   (三)网络公示和意见反馈。高校专业申报材料分别在大厅和平台公示1个月,同期我司组织专家开展线上评议。高校可在线查看公示和评议意见,并可撤销申报或决定继续申报。   (四)正式报送材料。9月30日前,高校主管部门通过平台将正式申报文件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备案专业)申请汇总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第二学士学位专业)申请汇总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审批专业)申请汇总表》《撤销专业汇总表》等一并扫描在线报送。高校申报医学类、公安类专业征求的相关部门意见扫描件,可由高校主管部门代为上传。   四、其他工作   (一)7月5日-8月6日,无论高校本年度是否增撤专业,均须指定专人登录平台核对本校专业设置情况,同时在线填报本校2020年停招专业名单和2021年拟停招专业名单。对于停招5年及以上的专业,高校应及时进行撤销备案。核对后如有更新、备注的内容,请将在线填写后的本校专业设置汇总表从平台导出,加盖学校公章后扫描上传。   (二)申请设立或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含内地与港澳台合作办学,下同)以及在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新增或变更专业的,按照中外合作办学行政许可程序执行。其中,申请设置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应按以上程序在大厅提前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方可申请中外合作办学;申请设置非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应在新设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或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新增、变更专业获批后,在平台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备案”通道进行补充备案。   (三)各省(区、市)向教育部正式来函申请设置的新建本科高校,以及已获批筹备设立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可在平台申请获取临时账号,同步开展专业备案申请。   五、联系方式   政策咨询:高等教育司综合处 万瑞、徐辑磊,010-66097814。   大厅技术咨询:教育部信息中心 魏滔、康瑀,010-66097123/7793。   平台技术咨询:郑阳,010-58582624,13811520169;薛萌蕾,010-58581199,13811002439。   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将此文转发至所属本科高校。

    2021-07-12

  • 2021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和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即将举行

    2021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和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将于5月23日进行。 一、考试时间: 2021年5月23日(星期日) 外国语水平考试:9:00-11:30 学科综合水平考试:14:30-17:30 二、考生注意事项: 1. 提早出行,切勿迟到。开考前15分钟开始宣读考试注意事项(考场指令),迟到考生责任自负。 2.来自或14天内曾途径重点地区、中高风险地区的考生除了提供《安全考试承诺书》外,还要提供有效期为7天内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报告。 3.考前14天内出现体温≥37.3℃症状的考生,须持7天内的新冠肺炎核酸阴性报告作为考试当日入场凭证。如考生在考前14天内有发烧、咳嗽、咽痛、呼吸困难、呕吐、腹泻等症状,应按规定及时就医。 4.考试当日,体温正常(低于37.3℃)的考生进入证件查验及指纹入场验证区,体温异常的考生由专业医护人员立即带入临时隔离检查点观察,进行体温复测。经复查体温正常、无流行病学史等综合评估后,可以进入考点。经复查体温仍不正常的考生由考点防疫工作小组的工作人员进行研判,做出安排至备用隔离考场进行考试或禁止其考试的决定。考生须服从考点工作人员的安排。 5. 考生仅可携带考试规定的用品:黑色或蓝色墨水笔、2B铅笔、橡皮、绘图仪器、无存储和编程功能的电子计算器。其他用品不准带入考场,如:文字资料、纸张、通讯工具,具有记忆、存储、查询、翻译、拍摄或编程功能的电子用品和智能电子产品(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将规定之外的物品带至座位者按考试违规处理。 6.实行多题多卷的考试科目,使用条形码方式对应试卷和答题卡,考生须按照要求粘贴条形码。 7. 开考15分钟后不得入场,考试结束前不得离场。 8. 考生应自觉遵守考生守则,营造良好的考试氛围,如有违规行为,将按《非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则》、《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处理。

    2021-07-12

  • 2021高考时间公布 教育部要求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志愿填报指导

    中国教育网讯 日前教育部发布通知,部署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相关工作。通知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提升考试招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确保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工作安全、有序实施。通知分别从:健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高考组织工作机制、完善高考入学机会公平保障机制、深化高校考试招生改革、强化高校考试招生监督管理、优化高校考试招生宣传服务等五个方面,对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考试招生工作做出了详细部署。   在优化高校考试招生宣传服务方面,通知特别要求,加强志愿填报指导。各地各校要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为考生提供志愿填报的政策解读、参考信息和咨询指导。   通知附件《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明确了报名、考生电子档案、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身体健康状况检查、考试、招生章程、招生计划等各个具体考试招生工作环节的要求。规定指出,今年高考将于6月7日开始举行。高校须于4月30日前将本校招生章程上传至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gaokao.chsi.com.cn)“阳光高考”招生信息发布及管理平台;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须于5月10日前完成对所属高校招生章程的核定工作。     通知全文及附件如下: 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 招生工作的通知 教学〔202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及《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考试招生工作,积极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提升考试招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确保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工作安全、有序实施。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健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高考组织工作机制   1.认真履行主体责任。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是本行政区域内组织高考、治理考试环境、维护考试招生安全稳定、做好考试疫情防控、整肃考风考纪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和省级招生考试机构主要负责同志是直接责任人。高校是本校考试招生(含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同志是直接责任人。各地各校要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对考试招生重大事项亲自把关、亲自协调、亲自督察,层层压实工作责任。   2.严格落实防疫措施。各地各校要提前研究谋划,合理安排特殊类型招生等有关考试时间。认真落实国家教育考试组考防疫要求,结合疫情防控实际,进一步细化组考防疫工作方案,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标准,强化命题制卷、考点考场、评卷等场所防疫举措,保障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做好考生和考务人员日常体温测量和身体健康状况监测,按要求为每个考点配备防疫副主考,设置必要的隔离考场、隔离设施,配备充足的防疫物资。认真落实入场体温检测、考场全面消毒、通风、保持间距等措施。开展全覆盖式防疫教育和防疫培训,确保全体考生和考务人员熟知防疫知识和操作流程。   3.强化考试安全管理。各地各校要严格落实安全保密制度,加强从命题、制卷、运送、保管、分发到施考全过程管理,严防死守试题试卷安全。加强标准化考点管理,做好设备维护和升级,确保运行规范有效。加强考点考场管理,严肃考风考纪,加大人员入场检测力度,严格执行考场、视频“双监考”及巡考制度。强化部门协作机制,集中开展净化涉考网络环境、打击销售作弊器材、净化考点周边环境、打击替考作弊等专项行动,综合治理考试环境。进一步完善评卷工作制度,加强评卷人员管理,严格安全保密纪律,确保评卷工作科学规范。   4.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各地要成立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考试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完善涉考、涉疫、涉灾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重大事件处置决策要向当地省(区、市)党委政府请示汇报,并及时报教育部。   二、完善高考入学机会公平保障机制   5.认真做好招生计划编制工作。各地各校要严格执行教育部核定的本科招生计划,不得随意更改招生计划。继续实施国家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综合考虑生源数量及学校办学条件、毕业生就业状况等因素,继续将招生计划增量向中西部地区和考生大省倾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央部门所属高校要严格控制属地招生计划比例,合理确定分省招生名额。   6.继续实施重点高校专项计划。按照中央脱贫攻坚有关部署,专项计划实施区域的贫困县脱贫后2021年仍可继续享受专项计划政策。各地和有关高校要严格报考条件,加强资格审核,优化招录程序,推动专项计划优惠政策落实到位。有关高校要统筹做好专项计划录取考生培养工作,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加大培养帮扶力度。   7.进一步完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政策。各地要加强中高考报名政策统筹衔接,确保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非户籍就业人员随迁子女能在当地参加高考。要加强政策宣传,组织中学在高一新生入学、各学期开学等关键节点,通过签署政策知晓书等形式,提醒高考所需相关手续,确保学生和家长熟知高考报名政策。要会同有关部门提前做好摸底核查,针对不同情况,加强分类引导。对于因特殊原因不符合流入地报考条件的考生,流入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要主动协调流出地予以稳妥处理,原则上回流出地参加高考。要进一步加强高考报名资格审核,严格审核考生的户籍、学籍和实际就读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标本兼治“高考移民”,切实维护高考招生秩序。   三、深化高校考试招生改革   8.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要全力做好新高考落地的各项工作,精心制定命题、考试和录取工作方案。加强全流程全员模拟演练,做好考生志愿填报指导、投档录取等各个环节,确保改革平稳落地。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东、海南要进一步总结完善试点经验,不断研究解决改革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高校要加强与中学人才培养衔接,进一步优化选考科目要求,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并向社会公布,逐步转变简单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招生模式。   9.深化考试内容改革。2021年高考命题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查和引导。要优化情境设计,增强试题开放性、灵活性,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各地要加强国家教育考试工作队伍建设,完善教师参与命题和考务工作的激励机制,提升国家教育考试队伍能力和水平。   10.深入实施强基计划。各试点高校要深入总结实施情况,完善招生程序和办法,提高人才选拔的科学性。要优化高校考核的内容和形式,充分运用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考查思想品德、专业兴趣、科研志向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等,着力选拔“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优秀学生。加强与中学的衔接沟通,帮助学生了解强基计划专业的优势、培养模式和发展前景,引导适合的学生报考。要加强学生入校后的培养管理,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确保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设置多学科交叉培养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能力。   11.完善高职分类考试招生。各地各校要深入总结高职扩招工作经验做法,健全省级统筹的分类考试招生制度,将分类考试招生作为高职招生的主渠道。统筹安排高职分类招考计划,重点向区域经济建设急需、社会民生领域紧缺和就业率高的专业倾斜。针对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不同群体,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为各类学生接受高职教育提供多种入学方式。完善考试形式和内容,职业技能测试以操作考试为主,充分体现岗位技能、通用技术等内容,并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逐步取消中职本科贯通招生,适当在学前教育、护理、养老、健康服务、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扩大中高职贯通招生规模。   四、强化高校考试招生监督管理   12.完善招生信息公开。各地各校要严格落实国家、省级、高校、中学四级信息公开制度,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的范围、内容、方式和时间,自觉接受纪检监察部门及利益相关者的监督。要高度重视信息安全防护工作,加强对重要设备、信息系统和网站的运行监控和安全监测,及时堵塞管理和技术安全漏洞。要加强考生密码发放和志愿填报等环节管理,严防志愿被篡改。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护学生个人信息安全,教育学生提高防范意识,严防信息泄露或被他人操控。   13.全面加强规范管理。严肃招生工作纪律,各地各校要严格遵守高校招生“30个不得”“八项基本要求”等工作纪律,严格执行国家招生计划和招生政策规定。加强艺术体育等特殊类型招考管理,严格相关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审核查验,严格高校专业考试组织,严格考评人员管理,严格考生文化和专业考试成绩要求。加强高校招生录取批次管理,不得随意将普通批次招生专业安排至本科提前批次招生。各地要开展招生秩序专项治理,严肃查处违规宣传、通过设置奖金等方式违规争抢生源、违规承诺录取等行为。各高校要加强对招生队伍的教育和培训,确保工作人员准确掌握和解读招考政策。   14.认真落实监管责任。各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原则,认真落实考试招生工作的监管责任,会同教育纪检部门加强对报名、考试、录取全过程监督。要认真审核省属高校招生章程及有关特殊类型招生办法,监督高校招生计划执行情况,对招生管理不到位、工作不规范、秩序混乱的部门或高校予以问责。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于因疏于管理,造成考场秩序混乱、作弊情况严重、招生违规严重的,要依法依规对相关责任人严肃处理并追责问责。对违规承诺争抢生源的高校和工作人员,要追究相关责任。   五、优化高校考试招生宣传服务   15.坚持正确育人导向。各地各校要坚持正确的教育政绩观,进一步规范高考成绩发布和相关宣传工作,转变简单以高考成绩评价学生、以录取分数线评价高校的做法。除教育部规定的特定事项外,只能将考生的高考成绩信息提供给考生本人及有关投档高校,不得向考生所在中学及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要协调相关部门和新闻媒体,严禁宣传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高分考生”等。各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要加大统筹协调,严禁各地政府、学校、培训机构以高考成绩为标准奖励教师和学生。   16.加强志愿填报指导。各地各校要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为考生提供志愿填报的政策解读、参考信息和咨询指导。要充分发挥中学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对高三年级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政策培训,增强志愿填报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加强志愿填报管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对虚假宣传、违规开展志愿填报指导的经营机构进行严肃查处。要加强对复读考生的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升学观和成才观。   17.精心做好考生服务。各地各校要加大宣传力度,健全信息发布机制,积极运用主流媒体和新媒体等媒介主动发声,做好政策解读、信息查询和温馨提示等服务工作。要进一步优化考试服务,主动协调有关部门,强化对治安、交通、卫生防疫等方面的综合保障,为残疾人平等参加高考提供合理便利。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高校要公开违规举报电话和咨询电话,及时妥善处置信访问题,切实维护考生合法权益。   请各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将本通知转发至本行政区域内所有普通高校。   附件: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 教育部 2021年1月31日

    2021-07-12

课程推荐